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解决方案 >
屠宰废水处理工程改造调试项目实例分享
时间:2020-10-14 17:26浏览次数:


    广东省东莞市某食品公司,是一家以购销、屠宰为经营范围的公司,自1986年投产至今。该厂建厂时,其废水处理设施也同时施工建设,废水处理量约150m3/d。

    近年来,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废水处理工艺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废水处理站已无法满足屠宰废水的氨氮指标处理要求,仅靠生化末端投加氨氮去除剂控制出水指标。由于水质有一定的波动,仍有超标风险,故需对该屠宰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

    屠宰废水水质特点及其影响

    屠宰废水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工业废水,水质特点是“三高”,即:高氨氮浓度、高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浓度。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污染物浓度高、杂质多和可生化性好等特点。

    屠宰废水所含污染物质大多属于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它们排入水体后,会迅速地耗掉水中的溶解氧,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由于缺氧还会使水体转变为厌氧状态,这样会使水质恶化、产生臭味、影响卫生。同时,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危害人类健康。对屠宰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屠宰废水工程改造前详情

    改造前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旧废水处理站问题及现象分析

    1.取现场调节池废水进行实验,水样检测出该废水中含有较高的COD和SS等污染物质,但调节池出水仅通过格栅处理就直接进入了后续生化系统,影响了正常的生化处理效率。

    2.生化池负荷过大、微生物活性不足,好氧池出现大量泡沫。

    3.工艺设计缺陷,导致中沉池污泥流失,生化池的污泥浓度不足,生化出水氨氮指标稳高不下(50-60mg/L)。

    4.依靠末端投加水处理药剂补救出水指标,药剂用量大,运行成本高。



    改造详情措施

    1.鉴于进水COD浓度高于1000mg/L,且SS浓度高和氨氮波动大等的特征,需要先采取物化预处理,降低水中COD、SS和动植物油的含量。因此,增加了一台高效屠宰废水预处理设备,预处理后的产水再经格栅流入生化工艺段,降低生化工艺段的处理负荷。







    2.改善生化系统的污泥回流及曝气系统,提高污泥浓度。


    3.COD、氨氮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依靠生化系统,快速恢复生化系处理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有系统中污泥老化的同时污泥有机质含量不足,氨氮及COD处理能力有限。

    通过投加优势菌种,达到快速启动和提升系统处理能力的目的。菌剂投加三日后整个生化系统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COD、氨氮的去除率显著提升,生化系统抗冲击能力增强。生化处理对COD去除率可达到85%-95%,氨氮去除率95%以上。



    4.利用快检仪器实现快速检测水质参数目的,能够及时掌握系统运行状况,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对比,及时调整控制参数。


    总结

    该屠宰废水处理站因工艺设计缺陷原因,给水站实际运营带来很大困扰。经专业技术团队诊断后,进行了针对性小改动——增加1台高效屠宰废水预处理设备,并改善现场污泥回流问题,投加氨氮优势菌种,同时通过高效检测手段控制,加快完成了项目验收。



    该屠宰废水处理工程改造调试项目,总工期仅6天,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出水氨氮<10mg/L,实现了小投资,大提升,帮助业主低成本稳定达标!


联系人:林经理
电  话:15013809846
微  信:15013809846
传  真:0755-89641863
Q   Q :2250469268
地  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教育北路82号


仓库分销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碧头第一工业区78号
汕头市潮南区峡山镇洋内村广洋路
江门市江海区礼乐镇武东村委旁大鹏超市
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办事处祥达路19号
中山市民众镇浪网村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独岗村和满路8号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泉山开发区腾飞路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孟庄镇南常口村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道乐苑新村桃园
淄博市淄川区钟楼街道东谭村东谭社区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镇上方村


工厂分销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大纬东路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新园工业园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久龙大道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马甸镇马甸工业园区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秋谷横里河路55号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开发经济区和平路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新材料工业园裕新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化工工业区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鹿寨镇建中西路10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新市工业园区
宜春市万载县工业园区创业大道9号

网站首页 总氮处理产品中心成功案例新闻动态长隆信息科研核心团队联系方式 粤ICP备12018392号